一、思政教育目前學校面臨的問題
?課堂教學:太死板,學生學起來太枯燥,傳統教學激發不了學生學習興趣,教學體驗差。
?教學場景單一: 教學場景之間的關聯性不夠緊密。(三個課堂指的是:線下課堂+網絡課程+社會實踐)。
?教學內容:局限性。
?社會實踐:少,費用高,安全隱患大,實踐變成了旅游,變成了形式。
?管理問題:對老師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能進行有效的評估。
基于虛擬博物館的“三位一體”思政教育模式
課堂教育+社會實踐的統一 校內教育+校外教育的統一 線上教育+線下教育的統一
二、“三位一體”思政教育解決方案
1.建設背景
2019年3月18號,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,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,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、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。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,我們要理直氣壯地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,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創新。“要創新課堂教學,給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”,“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,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,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”,“要統一教學管理,又因地制宜、因材施教”,“要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”,“要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”,“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,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,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”。這就要求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學體驗、社會實踐、教學管理、教學模式、教學方法、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。
2.建設目標
以技術驅動教育創新,使用新技術建設一批思政教學資源,創建思政教育新模式、提供思政教育新體驗來響應習總書記對思政教育改革的要求。
(1)全場景應用:解決資源“建而不用”或“單一場景使用”的教學痛點,使其應用于思政教育的線下課堂(第1課堂)、網絡課堂(第2課堂)以及社會實踐(第3課堂)全場景;
(2)教學體驗升級:解決思政教育生動性不足的痛點,實現三個升級。即變單向教學為交互體驗,實現教學素材2D向3D的升級,以及從被動灌輸式學習向主動創作轉變;
(3)教育廣度擴充:解決思政教育范圍狹窄的痛點,實現“一練兩走”。練好內功,全面提升學校思政教育水平;在此基礎上,走出校門,使思政教育日常化、社會化;更進一步,走出國門,開展國際化思政教育,講好中國故事,傳播中國聲音。
3.建設內容
為實現上述目標,本方案提出開發建設“211”思政教育資源體系,構建基于虛擬博物館的“三位一體”思政教育模式。“211”思政教育資源體系是指:虛擬博物館與教學管理云平臺2款軟件、1個全新升級的開放式VR/AR+思政紅色教育基地、1批數字化思政教育資源。基于虛擬博物館的“三位一體”思政教育模式指的是將虛擬博物館應用到線下課堂(VR/AR+思政紅色教育基地)、網絡課堂(教學管理云平臺)以及社會實踐這三個思政教育場景中,促進思政教育“課堂+實踐”的統一、“校內+校外”的統一、“線上+線下”的統一。數字化思政教育資源則為教學提供內容支撐。
試用(案例)鏈接: http://webvr.walkclass.com/war/index.html (甲午戰爭)
http://webvr.walkclass.com/human/index.html (一城一歷史)
建議下載 Chrome瀏覽器打開試用更順暢:http://www.google.cn/intl/zh-CN/chrome/